导读: 每天早上一杯蜂蜜水,6岁女童竟喝出性早熟。近来,我们总是能看到小孩子出现性早熟的新闻,找出这些孩子的饮食清单来看,上面各种富含雌激素食物,例如蜂蜜、高丽参、蜂王浆等等。……
一、富含雌激素食物少吃,尽量不吃反季节蔬果
首先,在日常饮食中,家长应少给孩子吃蜂蜜、蛋白粉、牛初乳等含人工添加剂的甜饮品,这些东西都含有较高的雌性激素,也应避免给孩子吃反季节蔬菜水果和养殖的鱼虾蟹类,不要给孩子服用各种滋补营养品。
还要注意的是,一些高热量的零食、油炸类食品、饮料等也不能大量摄入,高热量会在孩子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,引发内分泌紊乱,导致性早熟和肥胖。另外,要照顾孩子的心理,孩子通过看电视等方式过早接受到性信息,大脑皮层受到刺激,提前启动控制青春期发育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,也会引起性早熟。
日常生活中,保证孩子的饮食要营养均衡,不要营养过剩,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,比如跑步、爬楼和跳绳都很好。另外,每晚应有八九个小时的高质量睡眠。
值得注意的是,女孩在8-9岁间,男孩在9-10岁间出现第二性征发育,被称为青春期快速进展。如果家长对出现这一现象的孩子身高不满意,也有必要考虑到小儿内分泌科就诊。
二、盲目进补反而害了孩子
据悉,性早熟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,是指女孩在8周岁前、男孩在9周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异常性疾病。女孩表现有乳房发育、小阴唇变大、阴道黏膜细胞的雌激素依赖性改变、子宫、卵巢增大,阴毛出现,月经初潮。男孩表现为睾丸和阴茎增大,阴毛出现,肌肉发达,声音变粗。男女性均有生长加速,骨成熟加速。
“性早熟又分为外周性性早熟和中枢性性早熟。”专家介绍,外周性性早熟仅仅是有部分性征发育,没有性功能的成熟,而中枢性性早熟则不仅第二性征提前出现,同时性功能也会提前发育成熟。
“现在一些家长以为经常给孩子吃营养品、滋补品,可以提高免疫力或智力等。实际上,有些补品孩子是不能吃的,不仅没有好处,反而会害了孩子。”专家说,性早熟除与脑部疾患、疾病、遗传、胎儿发育等有关外,家长给孩子的盲目进补也是诱因之一。